瀏覽標籤:

心得

布偶裝表演 九年心得

雖然在人偶、布偶裝、吉祥物表演上有著很多的前輩,但我有一個很基本的理論似乎沒在網路上看過,所以花了點時間整理、分享。有趣的是這個成長理論大約我接觸表演兩年左右得出來的,在業界流浪多年、做過許多舞台後,回頭來看還是覺得相差不大,只是又更深了些。穿著布偶裝探索著如何還原角色,是件非常有趣的事。不知道哪天才可以把心目中理想的角色也還原到極致 (,,・ω・,,)

成為與眾不同,發現樂趣

一但穿上布偶裝之後,想低調都很困難。尤其布偶裝的個性通常都反映在製作上,也就是固有的表情、造型、配件,這些都會讓觀眾很容易入戲。因此在初次接觸偶裝的朋友,其實並不需要很豐富的表演經驗,就可以感受到人們對於真實角色的熱情。

而大眾對角色的友善與關愛,非常容易令表演者獲得自信。如果能接受這份成就感,並且可以接受布偶裝表演所帶來的辛勞。很多人會願意繼續在這條路上發展下去。

從肢體障礙 到 可以行動

以我自己頭幾次擔任操偶師來說,穿上布偶裝之後其實幾乎不知道可以做什麼。別說全身被厚重的布料、海綿包覆住了,光是看路都非常的困難。有點像眼睛掛著望遠鏡騎著單車,看著狹隘的畫面要辨認自己在哪,真的不是很容易。因此會有好一段時間的適應期,這是正常的。

當開始比較「人偶合一」之後,會開始有自信可以走路不撞牆、不撞遊客、不跌倒。這時候,恭喜你重新回到一個正常個體。

懂玩、愛玩,奔放展現自我

誰規定走路一定要規規矩矩地走路?但作為一個成年人,你會在斑馬線上蹦蹦跳跳嗎?我們都受到了許多生活上的制約,必須要很在意他人的眼光。但如果你可以自由自在做你自己呢?

穿上布偶裝之後,很多不成文的規定與限制都消失了!所以在學會如何行動之後,我第一個學會的是活潑的角色個性呈現。非常熱情的跟人們打招呼,四處蹦蹦跳跳,開心地到處玩耍,像個小朋友一樣自由自在,真是開心!

開始獲得稱讚,誤以為活潑就是專業

以我的例子來說,雖然我在扮演的是毫無拘束的自己。但比起被迫穿上布偶裝,忍受著苦難,希望早點回到後台的工作人員來說,這樣的角色已經有靈魂了,要說是有靈魂的表演並不為過。因此在開始學會活潑的個性後,就會獲得許多的稱讚,但與此同時,也埋下了「只要無敵活潑就是對的」的想法。

我曾經覺得「爆動」、「瘋狂」是穿布偶裝表演很重要的元素之一,這也是觀察到許多美國體育賽事的吉祥物身上。他們需要短時間抓住人們的注意力,因為他們會出現在人們眼中的時間非常的短暫——

開始思考角色,卻發現效果不彰

這邊算是一個滿大的障礙,非常不容易跨越。因爲角色對外溝通的橋樑,幾乎都倚靠演員的肢體。當我開始體認到角色個性的重要,並嘗試扮演一些害羞、有內心戲的角色,卻很容易給人們感覺效果不好。

效果不好有很多原因,最主要就是在內斂的過程中,如果沒有專業的導演或排練指導,很難得知表演的畫面給人的感受。而動作的多寡、角色受事物刺激後反應的抉擇,卻會對畫面帶來很大的差異。在容易失敗的情況下,其實很容易就停止成長了。

不過追求角色個性,這種藝術、極致的呈現,一般的表演用的上嗎?我想我是同意的。因為較淺的表演只能帶給人們印象,但如果要創造意義與感動的話,只是很會動是遠遠不及的。

戲劇的進修很重要

在後來幾年的時間,我去了北藝大戲來就演等培訓單位,進修戲劇、即興、表演。很感謝老師及導演們傳授的知識及開導,才讓我從「我要學會這個演員的動作」,進入到「了解動機」與「認識觀眾的感受」。雖然迄今我依然覺得自己還不能完美的呈現角色。

因為戲劇理論有點像基礎,但套用在布偶裝的表演上,還是有滿多需要細微調整的地方。才能讓讓一個角色既有內在、又有外在。

經驗詛咒,回歸生活

在經歷了偶裝快 10 年的薰陶,場合看多了,自然就知道哪些事可以做、哪些事做了可能會有麻煩。但這種不屬於角色的想法,不僅會影響個性,也可能會成為某種程度上的自我審查。在他人制止之前,就已經主動放棄了角色的可能性。

因此曾經有一段時間(或許現在也還是持續著),我會給自己布偶裝的訓練,就是不給予角色特定的情緒及任務。單純就是穿上布偶裝生活、依照直覺反應給予肢體回饋。演戲是這樣的,雖然外面的人看起來表演者在演戲,但角色卻只是在過他的日子罷了,完全沒有要演的意思。只是天生的個性就是如此的突出與迷人。

總結

以上大概就是我自己的經驗談,我有點把以前所想的理論替換成比較實際的標題。給大家看看以前的理論:

  • 會動
  • 很會動
  • 懂為何而動
  • 成為角色

希望能幫助到大家,也希望大家未來有活動的時候可以找我一起幫忙穿布偶裝表演。雖然大多數我都在負責很重要的商業案,或是擔任企劃、角色規劃、專案負責人。不過我一直樂於從零去體驗各種舞台,表演不只有一種方法,只要有角色的地方,就有魔法。

穿布偶裝拍廣告的讀本心得

什麼是讀本呢?讀本就是在執行戲劇或廣告類型專案的時候,演員會拿到劇本。由於每個演員對劇本的詮釋都不太一樣,所以需要適度的跟導演、劇組、業務確認表演方法及角色個性。今天不是螺旋第一次擔任操偶師、穿布偶裝拍廣告了。不過最近在準備下一支影片的時候,忽然心裡有些心得,所以要跟大家分享一下!

戲劇概念很重要

老實說我和大部分的操偶師、布偶裝演員一樣,並不是科班出身的。是因為做份工作很有熱情,很喜歡,透過一次一次的表演,累積出了超乎常人的布偶裝熟悉度。跟角色能夠融為一體,能夠讓人偶裝、布偶裝超過一套服裝效果,變成一個有生命的存在,所以才會長期在這個產業待下去。

而透過這樣十年磨一劍的方式,若無額外的進修,有時候在深度發展上就會遇到障礙。像我這樣成長上來的布偶裝演員、操偶師,因為台上台下待久了,所以很知道怎麼拿捏角色的情緒、做出最真實、最逗趣可愛的反應。但面對廣告,這些恐怕還不夠。

認識劇本、避免平鋪直述

平時去遊樂園對吉祥物的印象是什麼?活力滿滿,精力充沛?強烈的歡樂感是很常見的,不過如果如果角色亮相的頻率比較高,就要克制自己的演出慾望了。最近給自己的告誡,是要多用點心思在思考編劇在這一個畫面中想要呈現的內容。或許找一兩個「突出點」當作角色演出的高潮即可,其他時間試著把角色的溫柔、細膩、憨厚,這些比較溫和的情緒做呈現。

角色是作為一個生命活在世界上的,或許有些人把他們當作小丑。但身為表演者,絕對不能只是把他們當作譁眾取寵的道具,否則角色的細膩度就會消失。我們要帶給觀眾的,是一個非常傑出、亮眼、令人想相處生活的靈魂,一個珍貴、人性化的存在。

不停進修

但我覺得很幸運,自己是先有了偶的基礎,再學習這些知識與技能的。很多時候戲劇或舞蹈、體操相關出身,並沒有辦法有這麼多吉祥物、人偶裝、布偶裝的演出機會。更不用說有課程或補習班可以上。礙於一套布偶裝真的不便宜,出動又需要舟車勞頓,每套偶裝的操縱性也不同,也需要實際的舞台做學習。

所以一個專業操偶師、布偶裝演員的養成,真的非常的不容易。

但如果只是擁有偶裝表演的經驗,而沒有足夠戲劇與舞蹈的基礎,又可能會限制了角色的發展。因此多多去參加戲劇、舞蹈、肢體與特技課程,以及觀賞別人的作品也是十分重要的。千萬不能覺得因為自己已經可以、夠用了,就滿足於現況。如果端不出精緻的作品,恐怕也難以讓布偶裝表演進入到藝術的高度,而停留在玩具的階段。

MFP 大合照

來自大阪的角色派對 MFP 2020

以前就有聽說日本有同好們在做有趣的專案,例如拍攝小劇場、舞蹈 MV 或一些互動的交流,但卻一直都只是聽說而已,沒想到有自己親眼見證的機會。我要特別感謝 狐狸冬尾 帶我進入日本同好的圈子內。在過去的幾年內,我們跟日本的朋友在台灣交流了數次,而這次大阪的角色派對 MFP 2020 我想也絕對與之前的交流活動脫不了關係。

這次的交流收穫很多,我喜歡人偶裝、布偶裝、吉祥物相關的表演並不是因為只是一份工作;而是因為享受與角色的樂趣,因此連工作也不想跟他們分開。除了正規的戲劇、拍攝或各種行銷活動,其實我對經營社群也有很大的興致。所以能見到很多一樣喜歡角色的朋友(而且大部分還都是前輩),實在令人興奮。

這次活動比較偏向娛樂性質,所以關於角色演技、企劃或是產業狀況的部分只能私下聊天才能了解到。如果獲得當事人同意及准許,我會考慮再另外發一篇文章。不過這次我比較想分享像 MFP 2020 這樣的活動,要怎麼樣才可以盡興、以及參加的心得紀錄。

閱讀更多

成立部落格的原因

其實一直都覺得自己的人生過得蠻有趣的,只是礙於之前是個穿著布偶裝的演員,所以很多的興奮、期待、悸動通通都不能分享,畢竟中之人的存在是個秘密。但現在已經大幅度的退居二線,經手的案件也大多不以演員自居,所以我想是時候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日常。

接下來我會在這裡分享一些關於角色經營、布偶裝表演還有社群營造的小心得。我目前有自己在經營的角色有 噗吉(Puchii)RUMI的冒險日誌 這兩個角色,因為希望能募集到更多同好一起同樂,所以建立了 布偶旅遊團 這個社群。不過 布偶旅遊團 其實還非常的新,很多活動跟經營上都在建構中,所以可能現階段還看不出個所以然。期待後續跟大家分享囉!

如果有想看我寫什麼文章,也歡迎在部落格的留言區內留言~